勇擔“打造中西部非省會龍頭城市
長江中上游區域性中心城市”重大使命
加快強產興城、推動能級跨越的宜昌
是世界文化名人
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故里
來源:@新華社
為更好挖掘傳承屈原文化
弘揚屈原精神
讓屈原成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標
把宜昌打造成屈原文化的
權威闡釋地、標準制定地、活動聚集推廣地
通過對屈原文化的挖掘、傳承、弘揚
塑造宜昌城市品牌
豐富宜昌城市文化內涵
推動宜昌世界旅游名城建設
中國地市報研究會
三峽日報社
湖北屈姑國際農業集團
將聯合開啟“屈原文化與詩畫宜昌”
大型主旨征稿活動
面向海內外征集優秀作品 行走的宋宋童鞋 攝
一、征稿主旨
● 以屈原文化為大主旨,以屈原故里宜昌為大背景,通過作者真情實感,從不同角度、側面,講述屈原文化對自己人生觀、價值觀、世界觀等方面產生的影響;
● 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,講述宜昌致力于屈原文化的挖掘、保護、傳承等方面鮮為人知的人和事;宜昌各地開展屈原文化傳播活動與創新文旅融合等方面的見聞、感受;
● 對宜昌如何利用屈原為宜昌精神地標的核心優勢,把文化作為靈魂、品質作為生命、創新作為動力,講好“有意義、有意思”的宜昌故事的所思、所想、所悟等。
二、征稿要求
以散文、隨筆、故事的文本呈現為主,2000字以內。必須是原創并在三峽日報首發,不得抄襲、剽竊,一經發現,取消參與評獎資格。
三、征稿時間
“屈原文化與詩畫宜昌”征稿活動,從2022年2月23日開啟,到2022年10月15日結束。對優秀作品,將擇優在《三峽日報》文化版、“西陵峽”文藝副刊刊發,同時在三峽日報新媒體平臺開設專欄給予發布,并向中央主流媒體推介。
四、征稿評獎
該征稿截止后,將按照公平、公正、公開的原則,組織專家進行征稿評獎。設一等獎1名,獎金10000元;二等獎5名,獎金各3000元;三等獎10名,獎金各1000元;優秀獎若干名,獎金各500元。
五、投稿方式
電子郵件發至信箱:xzdfmrzm123@163.com,并請注明“屈原文化與詩畫宜昌”征稿字樣。
宜昌市簡介 宜昌,位于長江中上游接合部、湖北省西南部,素有“三峽門戶”“川鄂咽喉”之稱。宜昌古稱“夷陵”,因“水至此而夷、山至此而陵”得名。清朝時改稱“宜昌”,取“宜于昌盛”之意。宜昌歷史悠久,巴楚文化源遠流長,是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屈原、古代民族團結使者王昭君的故里。宜昌是三峽工程、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所在地,被譽為“世界水電之都”。宜昌現轄5區3市5縣和1個國家級高新區,國土面積2.1萬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413.79萬人,2021年經濟總量達到5022億元,同比增長16.8%。
兩千年前
《橘頌》讓楚地美名遠揚
兩千年后
屈原文化潤澤四方 CCTV-1“典籍里的中國”節目中
主持人撒貝寧為穿越而來的屈大夫
送上兩千年后家鄉秭歸的柑橘
他白發蒼蒼,熱淚盈眶
望著畫面中浮現的青山綠水和現代都市
激動而欣慰地道出
“兩千年后的家鄉,甚美” 這場跨越了千年的相思
令無數觀眾網友淚目
2000年后
屈原的家鄉宜昌究竟有多美?
日報君帶您一探究竟 長江是一首傳唱千年的歌
三峽是一幅連綿百里的畫
屈原之鄉——宜昌
地處長江之腰、華中腹地
素有“川鄂咽喉、三峽門戶”之稱 (請橫屏觀看,大美宜昌,攝影師@趙明) ▼ 萬古奔騰的長江
孕育了宜昌的好山、好水、好人文
屈子行吟,昭君和親,移民搬遷
一山一水都輝映著三峽精神
一草一木都滲透著長江文化 (請橫屏觀看,三峽大壩,攝影師@趙明) ▼ 這里是中國十大秀美之城
森林覆蓋率65%
流域面積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83條
綠色發展指數位居全省第一
獲評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 (請橫屏觀看,大美宜昌,攝影師@趙明) ▼ 這里有著2400多年
燦爛歷史的文明
自古人文薈萃
先賢輩出
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里
民族團結使者王昭君的家鄉
中華民族人文始祖嫘祖的故里
端午習俗的發源地 (屈原祠,攝影師@宋金戈)
▼ (楊守敬書院,攝影師@宋金戈)
▼ 綿延婉轉的長江
繪就了如夢如幻的三峽畫廊
描摹了“一半山水一半城”的詩畫宜昌
讓我們成為
中國旅游大通道上的
璀璨明珠 (一半山水一半城,攝影師@宋金戈)
▼ (沿江風光,攝影師@唐永立)
▼ 這里風景瑰麗
自古以來便是李白、白居易等文人墨客
爭相“打卡”的文旅勝地
擁有4個5A景區 19個4A景區
長江三峽、三峽大壩等世界級旅游資源
榮膺中國鋼琴之城、詩歌之城
全國文明城市“四連冠”
正在積極創建世界旅游名城 (長江夜游,攝影師@趙明)
▼ (三峽人家景區,攝影師@宋金戈)
▼ (長江鋼琴音樂節 ,攝影師@付蓓蓓) ▼ (中國詩歌節,攝影師@黃翔)
▼ 氣勢如虹的長江
賦予了宜昌龐大豐沛的水電勢能
我們以0.2%的國土面積
裝備了全國7%的水電裝機容量
點亮了大半個中國的萬家燈火
正全面貫徹落實國家“雙碳”戰略
致力打造清潔能源之都
中國動力心臟 (三峽大壩,攝影師@宋金戈)
▼ (葛洲壩水利樞紐全景,攝影師@肖家法)
▼ 這里生態環境良好
全年三百余個優良天數
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幅度
連續兩季度排名全國第一
為保護江豚巡游產卵
多投資一億元打造“生態型”長江大橋 (至喜長江大橋,攝影師@趙明)
▼ 波瀾壯闊的長江
塑造了宜昌
大開大闔的地理地貌
滋潤了開放包容的城市品格
和豁達質樸的民風民俗 (長江夜景,攝影師@宋金戈)
▼ (宜昌夜景,攝影師@趙明)
▼ 宜昌是湖北省首個
全國文明城市
人民熱情好客
淳樸善良
文明禮讓
“好人之城”的故事說不盡道不完
正朝著物質富足、精神豐盈的
全國文明典范城市
闊步邁進 (全國道德模范首部紀錄電影《羅長姐》在全國上映)
▼ 這里遍地都是志愿者
“三峽蟻工”志愿者團隊
常年江邊撿拾垃圾 保護母親河
江豚吹浪立 沙鳥得魚閑
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景隨處可見 (“三峽蟻工”在江邊拾垃圾,攝影師@趙明)
▼ (“三峽蟻工”發起人李年邦“喜哥”跟志愿者們合影留念,攝影師@趙明)
▼ (長江宜昌段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江豚,攝影師@趙明)
▼ 這一方土地上
好山好水
好產好業
好人好事
俯拾即是
是一個你來了
就不想走、忘不掉、離不開的地方 (宜昌夜景,攝影師@趙明)
▼ (百里荒,攝影師@宋金戈)
▼ 這里、時光很慢
腳步和時間一起被拉長
生活在此的人們
收獲滿滿的幸福 (電影《山楂樹之戀》取景地,攝影師@宋金戈)
▼ 宜昌將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
充分依托生態、產業、文化優勢
攜手重慶等周邊城市
共同打造
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游帶
加快建設世界旅游名城
和區域性中心城市
努力鑄就勇立時代潮頭
充滿青春活力的
現代化夢想之城 (大城宜昌,攝影師@宋金戈)
▼ 來源 | 三峽日報攝影 | 趙明、宋金戈、付蓓蓓、肖家法、黃翔、唐永立 編輯 | 簡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