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屆中國青少年自然資源成語主旨征稿大賽公告
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,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,并對如何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作出新的規劃和部署。
堅定文化自信,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。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強化對青少年自然資源科學素養的培育,推動“兩山”理念落地和自然資源生態的可持續發展,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、中國徐霞客研究會、中國地質大學(北京)與中國礦業報社聯合主辦,并由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、臺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浙江省仙居縣人民政府承辦組織“中國青少年自然資源成語主旨征稿大賽”。
一、組織單位
主辦單位: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、中國徐霞客研究會、中國地質大學(北京)、中國礦業報社
承辦單位: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、浙江省臺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浙江省仙居縣人民政府
協辦單位:浙江省臺州市徐霞客研究會、仙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仙居縣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管委會、仙居縣教育局、仙居縣文廣旅體局、仙居縣神仙居旅游集團等。
支持單位:《中國校園文學》《生態文化》、廣州文藝報刊社(《廣州文藝》雜志、《詩詞》報)等主流報刊媒體。
二、征稿要求
漢語成語是中華傳統文化最為優秀的文化瑰寶之一,而涵蓋地質學、地理學、海洋學、大氣物理、古生物學等學科內容的自然資源成語如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“高山仰止”“滴水穿石”“安如磐石”“風生水起”“滄海桑田”“?菔癄”“眾木成林”“襟江帶湖”“草長鶯飛”等,占據著漢語成語的大片藍天。為此,將文化、地學、自然、生態、旅游、資源、青少年教育等熔融于一體,鍛造出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、地域特色的優秀文化品牌,是舉辦此次活動的初衷。
1.參賽作品必須圍繞自然資源(涵蓋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、草等自然、地理、生態內容)主旨的成語開展深入思考,透徹理解,或引經據典、旁征博引,或以小見大、見微知著,或科學思維、辯證統一,或發揮想象、天馬行空,撰寫出能將傳統文化植入新的文化理念元素,提煉產生當代價值的原創作品。體裁限定為散文、雜文、評論、隨筆,要有一定的文學性、思想性、藝術性。
2.征稿尤其歡迎描寫仙居自然資源文化相關的參賽作品。浙東臺州市仙居縣是新石器時期下湯文化發源地,也是誕生過不少成語典故和故事的神奇之地;東晉永和三年建縣,距今己有1600多年歷史,從樂安、永安之名,再到宋真宗趙恒以“洞天名山屏蔽周衛而多神仙之宅”詔改仙居,千年古縣,名山幽境,仙居佳地,人文薈萃。特別是仙居的國家地質公園、地質文化村、地質文化建設成就,更是喜人。
3.所有作品必須保證公開首發,不得一稿多投,不接受已在他處發表獲獎過的文章。
4.每個參賽作者限投一篇,單篇文章一般不超過1500字。
5.作品不得直接引用、擴寫成語故事、典故。
6.大賽只接受WORD文檔電子郵箱投稿,同時以附件方式發到電子郵箱:zgzczwq@163.com。來稿須注明真實姓名、身份證號、作者簡介(150字內)、準確地址、郵編、電話、電子郵箱。凡不按要求投稿者,所投稿件視為無效。
參賽時間: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。
三、征稿對象
海內外青少年漢語作者,年齡限14—35周歲(2007年8月—1986年8月出生),分別設少年組(14—18周歲),青年組(19—35周歲)。
四、獎項設置及評獎方式
1.獎項設置
大賽設特等獎、一、二、三等獎及優秀獎。專設特等獎1名,獎金10000元;少年組、青年組各設一等獎1名,獎金5000元;二等獎各設3名,獎金每人3000元;三等獎各設6名,獎金每人1000元;佳作獎各設10名,獎金每人500元。
大賽另設組織獎若干名,獎勵部分積極組織參加征稿活動的學校、相關機構。
2.評獎方式
評審以評委評審及網上公布的方式進行評獎,將邀請國內著名作家、詩人、評論家、學者、教授、編輯擔任評委。
五、頒獎盛典
2022年7月,暑假期間,在國家5A景區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、神仙居國家地質公園所在地浙江仙居縣舉行頒獎盛典。
中國青少年自然資源成語主旨征稿大賽組委會
2021年8月30日